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dxjy_sxjy/240531/1826357.shtml
国防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各个部门、各个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表达和精华提炼,将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视为最大理想。高校国防教育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关键切入点,其价值精髓在于巩固团结、凝心聚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期望达成根本一致。桂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国防教育实践为立足点建立了“四维联动、多元协同”的国防教育育人体系,对民族地区高校国防教育育人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以“三味进阶”推动国防教育内涵建设
一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军事理论课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建设。二是以紧贴国防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加强和优化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鼓励教师开展理论政策研究、教学教法研究,将国防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立体化呈现、多层次阐释。三是军事训练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在全区高校首次探索16天军训,突出“军”味、“战”味、“兵”味的军事元素,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统一学生的爱国心、责任感和意志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国防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以“四项结合”创新国防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在新生开学前通过智慧树、易班等网络课堂开展线上自主学习民族团结教育与国防教育基础知识,入学后统一开展线下军事技能训练,实现了线上理论课和线下实践课的有机结合;二是以共建国防教育基地、学校自建国防教育基地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工作室为依托,使学生更加直观带入场景学习,拉近教学课堂的亲和力,实现了体验式教学和沉浸式实践结合;三是以军校共建为基础,通过军营开放日和学校国防教育活动等形式,打破校内军事课程教学形式,实现了校内校外课堂结合;四是组建退役大学生士兵宣讲团,重点吸纳少数民族退役大学生士兵,运用手抄报、微视频、演讲等方式,讲述多民族共存的国情家底,实现了民族团结与国防教育结合。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命运共同体的角色,引导共同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国家安全共同体,从而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
以“四链耦合”聚焦师资队伍能力提升
一是搭平台,学校立足民族地区高校国防教育特色,以利记体育教育厅体卫艺教育处牵头,号召组织成立广西国防教育学会,为区内广大学校和军事课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二是聚合力,以民族地区地方军校教师、学校武装部、统战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汇聚教学合力,组建民族地区高校军事课教学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重竞赛,通过军事课教学竞赛带动军事课教师能力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军事课教师业务能力。四是齐备课,畅通区内广大军事课教师备课通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力备好国防精品课。
以“五步保障”健全国防教育长效机制
一是学校以党建引领,党委领导,武装部门牵头,各学院配合,军事理论教研室带头,学生社团协助的六阶体系共同推动国防教育工作落实。二是健全国防教育教学实施规章制度,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保障教学有序进行。三是以健全军事教学活动、征兵宣传等奖励机制保障师生内在动力。四是以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成效、军事课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保障科学评价机制。五是充分利用军地校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民族高校国防教育长效发展机制。
桂林理工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把学校国防教育建设成为内涵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师资队伍健全、多维平台保障的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示范高校,为推进民族高校国防教育实践凝心聚力,以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阵地,不断巩固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