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4日至24日,学校组织全体中层领导干部分两批在成都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举行“走在前 勇争先 善作为”2024年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学员论坛上,18名学员代表结合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围绕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立足岗位实际和主责主业,谈体会、提举措、表决心,交流发言感悟真切,认识深刻,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意义。现将他们的发言集中刊发,以期对学校广大领导干部有所启发。
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人才办主任李本建:笃行不怠担使命 踔厉奋发谱新篇
经过充实紧张地培训学习,大家一致感到有收获、有启发、有进步。
一、总结回顾,我们清零而来满载而归
这次培训组织有序、内容有料、培训有效,大家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目标。一是重视程度很高。邓军书记、王敦球校长率在家校领导出席,对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对大家寄予殷切期望。成都理工大学用情用心用力为培训班做了大量工作,刘清友书记、许强校长亲自授课,各位领导专家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展现了兄弟院校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二是培训有质有效。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实用,既有专题讲座,又有现场教学、实地参观,还有精彩的气排球比赛,学习过程张弛有度、生动活泼,大家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三是学习劲头十足。大家非常珍惜学习机会,迅速转换身份,做到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积极互动,以优良的学风作风展现了桂工人的精神风貌。四是管理要求严格。学校一以贯之严格要求,各位学员严守学风学纪,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作息时间,纪律严明、执行有力,树立了培训班良好形象。
二、珍惜当下,我们充电蓄能增强本领
在本次知行合一的学习之旅,我们洗礼了思想、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一是对思想理论“补钙壮骨”,在夯理论之基中共同进步。刘清友书记、唐清利副书记分别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等不同角度,为我们讲授了观点精准、分析透彻、素材丰富的精彩理论课,使我们在理论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二是对业务能力“加油充电”,在开视野之阔中共同进步。通过参观校史馆、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我们对成理取得的骄人成就由衷钦佩。通过学习“珠峰人才建设模式”和两校部门一对一的座谈交流,我们对成理形成的改革经验体会深刻,在比较中明晰了与榜样的差距,在交流中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三是对党性修养“淬火历练”,在经思想之炼中共同进步。我们在育廉馆,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视频、互动体验,感受廉洁文化、感悟廉洁精神,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淬炼了党性修养,筑牢了自律防线。
三、面向未来,我们学以致用谱写新篇
我们要推动学习成果消化、深化和转化,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一是坚持“高线”,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要做到不忘初心,坚持人民至上立场,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首先从“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把握和考量,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尽责实效上,在助力高等教育现代化征程中彰显忠诚力量。二是把握“主线”,涵养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要与成理对口部门保持常态化联络,把学到的办学治校先进理念、改革模式带回去,通过开展部门主题学习、专题研讨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部门谋划工作的思路、落实工作的举措,争当高校管理的“政策通”“活字典”。三是画好“实线”,淬炼担当实干的过硬作风。要按照学校党委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勇闯改革“深水区”,敢啃改革“硬骨头”,用成理善于学习、善于谋划、善于攻坚的精神,解决困难、突破瓶颈,争当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表率。四是守紧“底线”,擦亮自律清廉的鲜明底色。要时刻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做到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加快推动“九个桂工”行动方案见行见效,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结业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勇毅笃行,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把学校党委行政各项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奋力谱写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新篇章。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曾榕:谋大事、干实事,坚持党委引领下的学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真聆听了成都理工大学领导和专家的报告,收获满满,也思考良多。
一、三点收获
一是党的领导是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坚强保障。党的领导不是搞一言堂,党的领导始终是在尊重人才、尊重科研规律、团结最广大师生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唯有如此才能将党的领导作用最大化。二是打造学院文化营造团结互助和谐氛围。一个学校、一个学院都要有自己的文化。和睦融洽的学院文化,可以让老师们彼此互相包容、互相促进、化解矛盾,最大程度降低学院内耗,从而上下同心,合力谋大事。三是务虚谋划务实求真担当善为狠抓落实。学院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学院领导承上启下,因此,既要在宏观上做到务虚,培养大局观,又在实践中做到务实,踏踏实实地完成本职工作。只有虚实结合,才能带领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三点启示
一是改革激发活力。成都理工大学通过构建新型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实现人才工作从编制式管理转向合同制管理,从身份式管理转向业绩化管理等多项变革,有效解决了机制不畅、环境不活等诸多问题。二是坚持人才至上。从“人才画像”“人才特区”“校长特聘教授”等热词背后感受到的是成都理工大学“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全局、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服务人才就是服务未来”的高度自觉。三是传承发扬特色。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丢失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成都理工大学一直坚持并拓宽自身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有组织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三、学院下一步工作的三点思考
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入聚焦“一融双高”,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不断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同向而行、同向聚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一是实施人才引进“学校+学院”双重工作机制。在学校的指导下,学院自主设置新进人才评价标准,对于高水平青年博士实施“学校+学院”双重待遇叠加,增加青年人才引进吸引力;对于高水平高校或高水平学科有意愿调入利记体育的中青年人才,学院可根据自主设置的人才评价直接申请学校“一事一议”,协助其在职称晋升、安家费、启动金、子女入学、配偶工作方面进行“院-校共商”。二是畅通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成才渠道。学院党委将广渠道、多角度观察了解青年教师,尤其注重在基层一线、关键时刻和重大斗争考验中发现识别,深入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各项重大任务的“一线看”“一线察”。让愿干事、想干事的年轻人可以尽快到学院重要岗位进行锻炼,达到培养年轻人才、为未来的干部选拔提供更多选择的目的。三是扎实推进土木工程学科升档进位工作。土木工程学科是学院传统优势学科,学院党委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思考谋划,理清思路、振奋精神,遇事不推诿,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力争土木工程学科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进入C+或B-行列,力争土木工程学科在广西一流学科建设中获得A类支持。
同为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榜样。我相信,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目标引领,学校顶层谋划、学院踏实谋事,桂林理工大学打造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高水平理工大学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审计处处长朱怀森:走在前列勇争先 奋勇担当善作为
此次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受益颇丰,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业务知识、领导艺术、谋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一是增强了党性锻炼,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聆听了刘清友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唐清利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专题讲座,使我在党性修养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让我深深地明白,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二是开阔了眼界视野,思维格局得到进一步拓展。聆听了李栓久教授“大思政课”的新格局、侯明才副校长关于科技引擎的变革求发展,曾英副校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去看世界,才能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辨析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策建议的制定实施。三是提升了思考能力,工作思路得到进一步启迪。庹先国校长结合干部能力建设,将四川轻化工大学的破局之措娓娓道来,王长城教授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珠峰人才工程”的出台的背景、实施方案与取得的卓越成效,教会了我加强对工作的系统思考和谋划,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前提条件,是新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
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岗位,我对审计工作有以下思考:
一是增强“走在前”的自觉和自信,在贯彻党的集中领导上做到如臂使指。“榜样力量,表率前行”。增强“走在前”的自觉,以身作则,把党中央意图和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强化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增强“走在前”的自信,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指哪儿打哪儿,打哪儿成哪儿,就像胳膊指挥手指那样,得心应手、使用自如。
二是强化“勇争先”的冲劲和韧劲,在落实全面覆盖上做到如影随形。“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强化“勇争先”的冲劲,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加强审计监督全面覆盖,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强化“勇争先”的韧劲,以一种持之以恒的品质,坚持不懈,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人员的深度监督,做到应审尽审,让审计像影子一样无处不在。
三是强化“善作为”的担当和谋划,在发挥审计监督上做到如雷贯耳。“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强化“善作为”的担当,在审计监督整改上不畏得罪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把问题查准、查深、查透。增强“善作为”的智慧,始终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开展审计工作,加强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做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使审计监督成效如雷贯耳,为学校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成果与科技合作中心主任(兼) 刘勇平:改革之光,照亮科研前行之路
通过参加学校2024年中层领导干部“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无论是理论修养还是业务水平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一、智慧启迪,拓宽视野,引领前行之路
本次培训,不仅让我们对高校管理工作者的素养要求有了更为深邃的理解,更如同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成都理工、川轻化两所地方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璀璨轨迹。学习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支持,这更加明确了作为中层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要紧跟时代潮流,紧握科技脉搏,为学校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二、差距反思,奋发图强,点燃奋斗之火
回望过往,学校科研经费虽于2018年迈过两亿大关,但随后几年几乎停滞增长。相较于成理、川轻化的迅猛增长势头,差距犹如鸿沟。这份差距,是压力,更是动力,它鞭策我们不断自省,学以致用,寻找破局之道,以期在未来的科研征途中快马加鞭、高速发展。
三、瓶颈剖析,改革破局,明辨发展之要
审视利记体育科研发展现状,有几大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人才梯队结构需优化,尤其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及重大、重点项目匮乏;二是科研团队建设模式尚需完善,高水平学科团队培育机制有待加强;三是学科布局需更加开放前瞻,强化“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能力;四是有组织科研的协同攻关能力尚显不足,未能充分释放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科研创新活力。
面对挑战,我们唯有勇于改革,方能开创未来。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制度引领作用,修订完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关键制度,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为科研创新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引育创新人才:聚焦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与培育力度,增强源头创新能力。三是前瞻布局,促进学科交叉:围绕利记体育“大有色、大生态”特色学科,结合AI、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抓住“月壤”“陨石”等重要研究资源,深化学科交叉与融合,开辟新的科研高地。四是创新组织模式,服务国家需求:强化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依托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高端平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五是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借鉴成理先进经验,推动利记体育科研阵地前移,通过建设南宁产教融合基地,依托桂林市产业园区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及孵化基地,与河池市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分中心”、与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建“虚拟大学”、与钦州市中马产业园共建“北部湾概念验证中心”等;加强与政府、产业园区等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与孵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
展望未来,我们将满怀热情与坚定,以务实之姿投身科技改革,相信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利记体育科技创新成果将迈向新台阶。
(一审:李娟;二审:梁祖福;三审:雷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