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桂工要闻 > 正文

桂工要闻

      编者按:在学校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进程中,女性教职工既是见证者,也是建设者。她们紧跟时代步伐,投身工作岗位,深耕业务技能,用显著的工作成效、踏实的工作作风、卓越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女子也有凌云志”的担当,赢得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赞誉,争得了“巾帼何曾让须眉”的地位。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闪闪发光”的她们,听听那些榜样故事。

    “做科研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孙芳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区项目等3项;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人才项目等省部级基金项目20余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多项。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等检索40余篇。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5项、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项;授权/公开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评审专家、教育部学科评估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等。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学校“拔尖人才”“屏风学者”等。

      “我是2019年来到桂工工作的。当时选择桂工是因为其在广西区内拥有良好的学术声誉、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且土木工程的学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回忆起进入桂工的初衷,孙芳锦老师如是说。她表示,要特别感谢学校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平台,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时常给予关心,让她有了作为桂工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克服遇到的困难甚至挫折,直至有所突破,这种幸福感是科研工作给予我的最好礼物。”谈及开展科学研究,孙芳锦老师充满了热情。在她看来,科研工作是有持续性的,当确定研究方向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孙老师长期从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方向的研究,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应用,获得了多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她表示:“今后我将进一步结合广西区内优势发展领域和资源,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创新发展,融入产学研合作,让科研成果落地,更好服务于广西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科研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说到这里,孙老师分享了她的心得——当研究停滞不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耐心、韧性和深入的学习交流与思考,反复推敲每个研究细节,坚定持续研究的信心。她说道:“比如柔性建筑抗风中的流固耦合效应问题是业界公认的难点问题之一,起初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是经历了许多阻碍和困难,在无数次的理论分析、大量的数值计算,并积极与同济大学等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交流,最后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柔性建筑抗风中的流固耦合效应问题的研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该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知名专家的认可,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在国内外业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孙芳锦老师认为,新时代的女性有非常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要努力工作、热爱生活,不遗余力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出色。她也要特别感谢家人多年来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让她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职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八”国际妇女节将至,孙老师也对所有女性同胞送上祝福:“祝大家美丽常驻、岁月静好、幸福安康!”

    “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

      张琼芬,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千骨计划”人选。研究方向: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曾任数学与统计学院(原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3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参编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获桂林理工大学百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021年度与2022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专业竞赛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15余项。获“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校级优秀班导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一直以来,张琼芬老师都以这句话不断激励和告诫自己,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坚持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项科研、带好每一个学生。

      从教以来,张琼芬老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高度责任心对待学生,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生,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到每一节课堂、每一次指导和与学生日常相处的点滴中,热切关注着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近三年来,张老师指导学生参过国家和省部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等多类多次比赛,与同学们一起深度思考、分析问题、克服困难,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挖掘潜能、激发动力、取得进步,也让自身更深切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幸福。

      目前,张琼芬老师主要承担《解析几何》《运筹与优化》《离散数学》《数值分析》等课程教学工作,从事二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包括基尔霍夫型方程、薛定谔方程、Klein-Gordon-Maxwell方程等)的研究,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其中关于一类Klein-Gordon-Maxwell方程非平凡解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几何分析领域top级别期刊《The Journal of Geometric Analysis》上。她一直秉持“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始终坚持专注教学、潜心科研,做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力求将本领域最新的思想与理论带进课堂,让生动的课堂氛围、翔实的新锐案例带动学生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谈及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张老师表示有效做好时间管理很重要。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每天该做些什么事情、每年需要完成什么目标,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规划,然后按既定计划推动落实。她直言:“虽然每天还要做饭、接送孩子、教育孩子,坚持锻炼身体,但我很享受这种生活。”妇女节到来之际,张琼芬老师说:“希望女性同胞都能坚定内心使命、敢于追求卓越、勇于担当作为!”

    “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生活中自强不息、智慧豁达”

      何贵香,南宁分校冶金与资源工程学院负责人,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教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有色金属冶金与资源回收利用。主持区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参与区级科研和教改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19篇,其中SCI、EI论文检索4篇;获专利授权5项。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专业竞赛奖项10余项。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何贵香老师的研究方向是有色金属冶金与资源回收利用,科研内容主要是铜、铅、钨、铝等有色金属的冶金工艺研究及其金属生产过程副产物的回收利用研究,如低品位钨矿的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研究、铅冰铜浸出工艺研究、年产30万吨阴极铜连续炼铜关键技术研究、铝冶金过程节能降耗研究等。何老师提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她曾遇到过不少难题,其中有研究方法的困扰,有研究设备的限制,有试剂选择的困难,还有软件使用的问题。面对种种难关,何老师也有过放弃的想法,她说:“特别是在刚开始搞科研的时候,没有经过硕士阶段的训练,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好在身旁有导师、同门、同学、同事的帮助,通过不断查找资料看文献,不断摸索尝试,最后这些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自身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何贵香老师和团队成员潜心科研、协同作战,争取到广西重大专项项目2项、重点研发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获批项目经费300余万元。

      锲而不舍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求索探究、攻坚克难,何老师也并没忘记培养好学生这一重要使命任务,除了做好日常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工作,她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她说:“在参赛过程中,我能看到许多学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为他们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由衷地感到欣慰。”在何老师看来,教师应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提高教书育人本领,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生活中自强不息、智慧豁达。”对于新时代女性的定义,何贵香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何老师为桂工广大女同胞送上了节日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工作和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李亚娟,发展规划处综合管理科科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主持省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中青年研究项目1项;参与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幅),中文核心期刊3篇,合著出版专著1部;参与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个人嘉奖、审核评估先进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作为学校基层女性行政人员,李亚娟老师始终秉承着敬业尽责、服务至上、效能提升的工作理念,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十几年如一日,她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管理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尽心尽责做好每一项工作。在李老师看来,强化沟通和服务意识,加强创新驱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她积极协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耐心解答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咨询问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热忱的协助服务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为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她一方面主动与各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并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推进各项综合性工作的高效完成;一方面坚持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提出并积极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对于基层女性行政人员而言一直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提及如何有效平衡二者,李亚娟老师表示,工作和生活,一个都不能少。首先要做好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好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时间分配,确保在工作高效完成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其次是做好沟通协调,让家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在加班时得到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与领导沟通,争取必要的工作灵活性;最后是要寻找好家庭与工作二者间的平衡点,明确好角色定位,不断调整与适应,更好地承担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责任。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李亚娟老师为广大女同胞们送上了节日祝福:“你们是生活中最坚韧的力量,职场上最耀眼的光芒,家庭中最重要的基石,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绽放独特的光彩,享受生活赋予的一切美好,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梁璇,外国语学院专职辅导员,国家创新创业指导师(高级)、生涯辅导师、就业指导师、心理辅导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8项,发表论文1篇。曾荣获第十二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广西高校网络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广西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三等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获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特殊贡献奖、党建与思政工作优秀论文特等奖、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比赛一等奖等校级奖项30余项;曾多次获评桂林理工大学优秀辅导员、优秀易班指导老师、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军训指导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老桂工人”,怀着对桂工培养关怀与政策支持的感恩,梁璇老师在五年前的盛夏选择了她所热爱的高校教育事业,正式成为了母校的辅导员。作为辅导员,她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和价值,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事业的价值所在,并希望能够成为学生的支柱和引路人。而看到学生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看到学生平安、喜乐,她都会感到深深的幸福。正是这样的信念和工作带来的幸福感,不断驱动着她始终以顶格的标准、满格的状态,尽职尽责服务学生。在她看来,女性天生具备温柔和细腻的特质,能更加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需求,并及时提供温暖和关怀,这份女性辅导员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不断帮助她在学生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面对纷繁复杂且多样化的工作,在确保安全底线之余,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做好四个引路人,是梁璇老师成为高校辅导员以来的初心使命。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她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帮助,通过个性化辅导和团体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在她看来,与学生相处是幸福的。迎新季曾有学生对她说“看到老师的笑脸后顿时不那么忐忑了”,毕业季曾有学生写了满满四页纸的手写信向她倾诉感恩与祝福……这些来自学生的信任和成长带来的感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挑战和高光带来的难忘记忆,不仅丰富了梁璇老师的职业生涯,也坚定了她继续为学生服务的决心与信心。

      自成为专职辅导员以来,根据学院统筹安排,梁璇老师曾担任过党建、团委、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社区管理、网络思政等专项工作。困难偶尔有之,譬如因大量事务性工作缠身而忙到焦头烂额等,不过在她看来,办法总比困难多,种种困难也不过是对她的重重考验。多年的打磨历练,让她深刻认识到前瞻性思维的重要性,也让她不断提升靠前谋划能力,厘清事情轻重缓急。

      在第十二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上,梁璇老师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获得了大赛特等奖等多个奖项。在她看来,这次大赛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承载着一支队伍的希冀与荣光。备赛期间她也曾倍感焦虑,加上工科学历背景和研三的学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她参赛的信心和底气产生了影响。走上赛场,观众看到的是选手基础测试时的妙笔生花、案例研讨时的侃侃而谈、谈心谈话时的镇定自若。幕后却是选手们在大大的题海里挖呀挖呀挖,是反复打磨到半夜的自我怀疑,是被批评意见击垮又不断反思改进的蜕变,这是每一个经历过赛场检验的辅导员的真实写照。最终,在导师团的倾囊相授、智囊团的默默付出和战友的无私指导下,她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一举夺魁。

      在梁璇老师看来,新时代女性拥有独立自主的人生观,感性而不失理性,柔软而不失勇敢;她们思想炽热,灵魂滚烫,用专业和坚守,在全社会各个领域闪闪发光。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梁璇老师想对桂工广大女同胞说:“亲爱的女性,祝你我永远自由且浪漫!”

    (一审:孙谦谦;二审:骆靖璇;三审:雷绍湖)

    上一条:【庆祝“三八”妇女节】巾帼力量勇担当 铿锵奋进绽芳华——记利记体育一线女教职工(一)

    下一条:【庆祝“三八”妇女节】学校召开202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慰问座谈会